
【编者按】
如何根据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2022年12月27日起,清远发布联合清远日报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访谈”专栏,结合我市各地各部门工作实际,谈体会、话举措、谋发展,进一步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助推清远高质量发展。
日前,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受清远日报专访。张杨彬表示,英德市委、市政府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通过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推动英德高质量发展。

“三个学”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就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张杨彬表示,英德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具体做到“三个学”:
一是发挥引领作用,以上率下示范学。英德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全市传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全市不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市四套班子领导主动到所在党组织、结对党组织、挂点联系单位领学督学,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单位“一把手”、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等,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结合实际谈感悟、谈体会、谈收获,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是丰富学习方式,全面系统深入学。英德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起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市、镇两级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制定专题培训计划,设计主题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创新组建十个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各个领域开展宣讲活动,实现宣传宣讲全覆盖。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线上线下系统学。在拓展宣传渠道上下功夫,构建“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学习宣传格局。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矩阵作用,开设6个融媒体宣传专栏,发布、转载相关新闻520篇,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线上答题,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举办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知识竞赛;用好用活电子显示屏、党建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等,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英德作为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下一步如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英德工业发展有基础、有机遇、有决心,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张杨彬表示,英德是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拥有规划总面积191.8平方公里的两大工业园区,今年1—11月,制造业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5.12%。围绕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等短板,英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力以赴拼经济,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县域工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张杨彬表示,英德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牢固树立“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的理念,只要符合“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要引进、加快落地。比如,英德大力引进鞋业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升级,打造新品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二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书记”工程,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亲自洽谈,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并灵活采取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更多规模大、税收高、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英德市委提出“讲政治、拼经济、惠民生、项目为王”理念后,先后三次带队分别到粤港澳大湾区英德商会、广东鞋业商会、西安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招商、重点招商、精准招商,开启英商回归计划,今年以来共引进项目80个。
三是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着项目干。将人员、资金、用地、考核等向项目集中,推行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建设制度,创新实行“跑腿代办”“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和约束机制,建立以项目落地动工投产实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考核制度,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在张杨彬看来,英德还必须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筑巢引凤”的生命工程来抓,坚持将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三项制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抓手,着力在转观念、提服务上下功夫,积极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其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围绕政务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在全市大力推行首接负责制、否决报告制、限时办结制的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三项制度”,切实推动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了地、快见成效。打造公平公正诚信的法治环境,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强化“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理念,营造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积极搭建政商沟通平台,建立政商联系制度,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

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张杨彬认为还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上再发力,在寻找新兴转型产业上求突破,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发挥矿产、航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共建产业链、贯通上下游、构建产业集群,夯实英德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建强重大工业产业平台,以国家级高新区标准打造英德高新区,把广德产业园打造成为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是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业,以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百亿级农业产业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法治化思维统筹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英德红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西牛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大力发展高端预制菜,延伸产业链,全力带动农业由大到强。
三是坚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积极谋划仓储物流园建设,健全农业生产社会性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体系,把英德打造成为南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