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2021年5G投资)2020年5g投资规模,分享 | 2021年5G发展展望,

3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原标题:分享 | 2021年5G发展展望

日前,工信部赛迪智库发布了《5G发展2021展望白皮书》。白皮书内容包括对2021年5G形势的基本判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建议等,以及全球5G研发与商用进展、我国5G研发与商用进展、我国5G区域融合应用指数和5G典型应用案例等附件。

白皮书预计,2021年四大电信运营商将持续加大5G网络投资力度,预计将是将是2020年的1.5到2倍,2022年5G基站建设将会达到高潮。2021年,我国5G网络建设和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且增幅将超过2020年度。四大运营商仍将继续布局5G规模组网,并联合企业广泛探索5G融合应用。

5G融合应用将使C/B/G多端用户和市场受益,其中工业互联网领域的5G专网建设将率先发力。但与此同时,我国5G应用发展还存在各类新生5G融合应用面临挑战、5G融合应用商业盈利模式尚不明晰、F5G标准和认证机制存在短板等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年5G将如何发展?

在2020年12月28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

2021年规划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5G正进入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同时聚焦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并适时发布部分频段5G毫米波频率规划。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我国2020年已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个。2021年我国5G建设将持续提速,推动产业链景气度上行。同时,从应用侧看,在5G网络规模化的持续驱动下,我国5G消费类应用逐渐成熟,运营商专网项目纷纷落地,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多点开花。5G正进入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5G行业应用规模商用进程有望提速。

5G融合应用市场方面, B端和G端融合应用规模将超过200%

预计2021年,5G将在超高清视频直播、VRAR等领域给C端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从而刺激用户增加消费,相关企业进而获利,相关融合应用渗透规模再翻一番。

以物联网智能感知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B端5G融合应用场景,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慧电网等G端5G融合应用场景具备企业和政府两个巨大量级的客户群。工业互联网以感知技术为基底,应用5G网络的高速率传播以及超低时延,能够大大降低工业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数字化发展。依靠5G可靠传输的智能网联汽车 5G-V2X技术也正在加紧研发和试验。同时,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电力、智慧水利、政府数据管理、安防监控、政府大数据等方面,B和G端融合应用利用5G网络的特性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将为5G新基建释放更多需求。 预计2021年,B端和G端融合应用规模将超过200%,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政府数字治理等方面最为显著。

必须关注的问题

《白皮书》提出,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满足“人”的通信,运营商和其它垂直行业鲜有深入交流,无法准确获知各行业的需求。同时各垂直行业本身的需求千差万别,难以复制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成功经验,例如铁路、电力、应急、公安、交通等行业,所需的通信系统性能和解决方案都不一样,难以在一个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大规模复制和推广。

《白皮书》对于5G融合应用商业盈利模式也提出了担忧, 一方面,一些垂直行业领域对于5G网络建设及应用认知不够全面,一定程度造成通信业与垂直行业商业需求对接不够。 另一方面,各垂直行业相对独立和分散,5G融合应用的需求挖掘不足,呈现一定碎片化状态,不同场景成本和效果差异较大,收费盈利模式、创新融合难度大,进展比较缓慢。 最后,垂直行业客户、主管部门、各地政府、产业园、应用产业环节参与5G建设有限,对于5G商业模式相关标准的制度提高了难度。

我国5G研发和商用进度

国家与地方政策持续推动产业发展。首先国家层面高度重视5G发展——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积极推进5G商用;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十六次提到了“5G”;

2020,中央20天内4次部署“新基建”,其中5G两次被提及;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月24日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截止2020年6月,我国地方政府出台5G政策文件超过210个;升级行政区出台政策66个。

附件:国家级5G政策汇总

我国5G区域融合应用指数

5G融合应用潜力指标主要包含试点示范和应用场景培育两个二级指标,从指数得分看,东南部与中西部取得突出成果,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列第一梯队,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天津、安徽、贵州列第二梯队。

场景培育方面,上海体量和质量优势突出,位列第一,工业互联网、车联网、5G产业园示范项目建设中,江苏、广东、北京位列前三。

5G典型应用案例

《白皮书全文》

2020年4月,大唐网络面向5G和新基建领域打造了战略核心平台“5G行业应用商店”,拥有17个领域,18项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大量实际落地的应用案例,覆盖高端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市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可点击下方卡片进入“5G行业应用商店”。

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正文结束
 
669313929@qq.com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669313929@qq.com 2023-01-17发表,共计2285字。
转载说明: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来源!
评论(没有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