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济宁的糁汤店,哪个很大,哪个很好?
绝大多数济宁人的早餐,不是在喝糁汤,就是在喝糁汤的路上。
#济宁头条#
要说糁汤店之大,首先得从小说起。我所知道,并且很熟悉的,是在济宁电视台东街,往北约200米左右,一个流动手推车,车上载着一个汤锅,一个妇女经年在那里卖糁汤。
每天一大早,她就推着车子,来到固定的位置,跟一个卖油饼的流动摊做搭档。两个妇女一上一下地配合着,生意做的还可以。
这样的“糁汤摊”,应是济宁糁汤的“二祖”,很接人气地气。如往上追溯,蕞早卖糁汤的,很可能是用人力肩挑背担,称为“一祖”。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上去,这多少有点糊口谋生、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的迹象,可这不正是济宁州老百姓经济生活的底色吗?
在济宁早餐市场上,这样的“糁汤摊”前几年还不少。只不过,随着济宁搞“文明城市”,这些流动的“糁汤摊”,要么被取缔不干,要么租房经营成了“糁汤店”。
济宁的“糁汤店”可谓多矣,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都有。
Ta们多是一间大通屋,在门口显要处,摆上一个大锅,打饼的或蒸饺的,要么邻近锅边,要么后置于一个小地方,与汤锅隔开。
这样的“糁汤店”,通常有上个2~3或4人就可以忙活开。
而像“杨X海”糁汤店并不多见,赶到饭点高峰期,光卖汤就得有4~5个人一起忙活着。
打饼的糁汤店相对简单些,几乎是夫妻“二人转”,在用人方面就比蒸烫面饺的要少的多。现在有的图省事,干脆自己也不打饼了,就找专业做饼人来配送。
这实在是一大退步!诸君不知是否注意到,如今很多饼拿到手上,吃到嘴里,已经是温凉不热了。
人呀,不能光老想着如何省钱省力,还得想着如何往前发展,如何做大做强,要在大处方面挣钱,才是光明的出路。
把糁汤做成现代性品牌店,这几年表现优异,且稳步扩张发展的,要数“XX街”了,人家做的,那是相当专业,相当有前景。
前天,我又忽然发现,有人把“糁汤”竟揉进了中式快餐里面,搞地大大发发,很有冲击力量。
论规模,那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No1,像“恐龙”级别。对当初卖糁汤的“始祖鸟”模式,简直就是一个完全颠覆!
看到这样的经营法,我连去了3趟,感觉糁汤味口很好,经营思路很高,让人不服都不行。
在济宁,千百个糁汤店,哪个蕞好喝呢?不是我说了就算,也不是你说了就行,只有市场蕞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到市面上转它几圈吧。大冷的天,捧着糁汤,喝得滋润暖和,还可以慢慢知道,谁好和谁大。
#今日头条创作者成就表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