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东莞城市形象传播,深入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9月28日,东莞召开“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对东莞市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以及“虎门销烟精神的当代表达”出谋划策、把脉问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活动。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历史文化名片
“近代史开篇地”是东莞打造的四张城市名片之一。东莞是虎门销烟所在地,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可以说,“虎门销烟”“近代史开篇地”是东莞具有独特性、全国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
多年来,东莞市在对相关领域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颇有成效。但对于东莞来说,“近代史开篇地”名片的品牌效益还有待提升,文旅融合程度相对较低,相关历史事件的现代意义有待充分挖掘传播。
会议表示,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和探索虎门销烟精神的当代表达,要立足于历史的觉醒谈复兴,要立足林则徐个人的命运,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关照和启发。虎门是觉醒之门、改革之源、英雄之地,东莞可以为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讲好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贡献力量,让历史遗址激励当代人不断奋进。
会议提及,接下来,东莞将围绕高起点开展主题规划、高水平建设主题公园、高品质打造主题活动等方面,把产品做“精”,把活动做“潮”,把传播做“活”,联合高水平专业团队,开展“近代史开篇地”的顶层设计,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名片。
专家把脉问诊,探讨虎门销烟精神当代表达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
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可以围绕三组关键词展开。一是内涵和连接。如何为历史文化遗址赋予新的内涵,和今天的市民、年轻人、Z世代之间形成真正的连接,让其内涵在今天更加具有感召力。同时,是否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到禁毒文化基地,或者是增加群落,把科技产业转型、东莞精神文化、湾区文化与虎门销烟精神连接,延伸文化内涵。
二是空间和体验。当前,年轻人往往会出于消费或者打卡的动机前往某地,完成自我形象建构、社交传播和身份认同。鸦片战争博物馆可以考虑引入空间和消费、打卡,增加商业价值。三是传播和创意。当前互联网的传播可以说是无视频不传播,在视频传播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情感聚集和连接,如何让虎门有更加强的情感连接属性,是后续需要思考和突破的。
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宋音希:
敢为人先是虎门销烟精神与改革开放精神的共通性;面向世界是虎门销烟精神和岭南文化的承续性;爱国主义是虎门销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性;虎门销烟精神和东莞城市文化建设有内源性和同理性。
在虎门销烟精神的现代阐发中,东莞可以以虎门销烟精神为基础,结合历史、实践和现实,运用多重视角,挖掘当代表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讲好东莞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提升东莞在大湾区城市群中的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引领未来城市形象发展建构的潮流与模式。
东莞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陈启文:
打造“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要把当代意义表达出来。历史是出发点,同时应该把东莞现代的历史走向和现实走向结合起来,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借助现代的、潮流的手段,激活历史名片,让历史真正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广州华南弘建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崔健:
打造国家历史地理坐标,要有人物、有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对于整个虎门IP来说,应该有三个定位——近代史开篇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历史地理坐标。此外,应该把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梳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把虎门销烟遗址这张特有的历史牌打好。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强:
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虎门销烟精神、近代史开篇地的概念提炼出来,成为今后在文化传播、活动延展上的核心词和概念,是最核心的工作。打造虎门销烟的视觉传达,关键是提炼虎门销烟精神传播的物象。创新表达不是把过去的历史用新的形式讲述,而是分析梳理过去的历史阶段、所处的人物对现代有什么启发,进而创造新的精神文化物品和生活环境,为未来发展提供基础。
鸦片战争博物馆馆长张建雄:
做好该项工作,一要形成系统合力、整体推进;二要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立足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文化内核,以文化产业为媒介,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的原则,打造旅游、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新业态,同时启动夜经济,让虎门销烟有更沉浸式的体验和年轻化的消费;三是积极推动各项发展规划的落地。
东莞市博物馆馆长李历松:
虎门销烟的核心,应该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觉醒起点。东莞可以考虑建立主题为“东莞·虎门”的国家历史地理坐标。但近代史开篇地是历史学术名词,做出有传播属性的IP应该抓地域和城市精气神打造。比如,长沙的城市精神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井冈山的城市精神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简洁、生动,让人感觉扑面而来。东莞可以考虑把城市的文化存量做成一个序列,以虎门为龙头,立足传统进行完整的当代表达。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总经理、地道风物创始人陈沂欢:
把虎门销烟和东莞建立强关系,是在传播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建议东莞以虎门销烟为开篇,动态、系统梳理自虎门销烟以来,东莞在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时刻,围绕“每一个重要时期东莞都不曾缺席”为题进行传播。同时,可以从海洋维度进行拓展虎门销烟IP,在海防历史公园中增加海洋相关的内容和互动体验。
深圳市插画协会执行会长朱求真:
一个成熟的IP要有故事性,有大量内容,在传播上能与大众进行情感联结,同时还要能不断更新优化。东莞可以考虑把虎门销烟和林则徐作为双IP来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依托现有的专业资源和学术成果,把其翻译成为大众看得懂的创意化图库,消除认知门槛,把城市IP打造好。
知乎大V、新媒体作家万方中:
东莞可以考虑整合虎门特色美食、历史村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延展游客在虎门逗留时间,强化历史记忆。在虎门销烟精神的当代表达上,可以结合林则徐的生平,号召年轻人走出佛系、躺平的文化,宣传东莞的正能量。
东莞环宇文化科技集团文旅产业中心副总经理曾鸣:
东莞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用高科技的方式,构建展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有效载体。贴合现在文旅市场的需求,打造大文旅产业,利用演艺夜游、数字演绎、沉浸数娱、元宇宙等科技文旅新形式,对虎门销烟精神进行全新表达,用数字化、科技化的文旅助力城市名片打造。
【记者】马新杰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