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完差点把电脑砸了!凭什么它是最绝望的克苏鲁电影?
我这几天看了一部非常治愈的电影,太治愈了,迫不及待想和你们分享这部“治愈系”电影。这部电影就是《迷雾》。
废话不多说,咱们正式开始,来体会一下这电影的治愈。
大卫是一名艺术家。有着安稳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这一年的7月,在闷热的天气后,北英格兰地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见的雷雨。暴雨遮天蔽日,狂风不断袭来,众人纷纷躲进地下室避难。
次日雨停,碧空如洗。只见灾难过后,老树倒塌,房屋被毁,食材被浸泡腐烂,还有——停电了。
大卫决定先去镇子上采买一番来应对紧急情况。
此时,大卫的儿子比利,告诉他们船坞被树砸了。这其实还好,但是大卫走过去一看,好小子,这棵树是邻居诺顿的树。很好,大卫家和诺顿家本来就有仇,甚至还闹了官司。
官司最后诺顿输了,他直接在法庭扬言这仅仅只是因为他是个外地人仅此而已。矛盾不但没有随着官司的结束而结束,反而更加激化。
现在诺顿树又砸了大卫家的船坞。大卫没有对面前出现的迷雾多想,直接去找诺顿要保险金去了。本以为又要吵闹一番,没想到诺顿却态度突然软了下来。
原来他的代步工具被树砸了,大卫一瞧,心中着实为那辆好车惋惜,故而顺口答应了诺顿的请求,带上他一起去镇子上买东西。
不久,大卫,比利和诺顿驶向镇子,而大卫的妻子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不出所料,超市人很多。大卫见此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于是他让诺顿看着比利,自己去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没有打通,大卫只好返回超市找了比利,买完东西后,由于收银台停电加上人多,排了很长的队伍。
此时,先是警车和消防车路过,不安的警笛引起了众人瞩目。之后三名休假的军人进来。而后一名宪兵又进来,告诉他们三人,假期已经取消,必须归队。五分钟后集合。
这宪兵刚走,响彻全镇的防空警报拉响了。众人无措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安静的停车场中突然奔出一个满脸是血的老头,他慌张进屋大喊:雾里有东西!快关门!
众人反应不一,有人安抚,有人讨论,有人则夺门而出试图开车逃离。而后,那人刚摸着车门,一股牛奶色的厚实浓雾便笼罩了他,惨叫传来,超市的人都看呆了。
面对这样未知的情况,有人猜想这浓雾一定是工厂污染搞出来的。或者化学剂爆炸。话音刚落,地震袭来,众人蹲下躲避。
地震结束后,一位母亲站了出来,原来她家里有两个小朋友无人照顾,最大的那个才8岁。她本以为买完东西就可以回去,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离奇的事。现在她再也不能等了,她要回去。
于是她询问众人,是否能够送她一程。
没有人回应,随着沉默时间的拉长,这位母亲的情绪也越发崩溃。最后她诅咒了超市里的所有人,一个人奔向了门外。迷雾中她的身影消失不见。
大卫安抚着儿子。待他睡着后,他悄然起身准备去储物间给儿子拿个毯子。
储物间散发出一股刺鼻而莫名的臭味。而电力发动机燃着烟发出苟延残喘的声音,大卫过去一看,心下了然,这烟一定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排气管道。他把发电机关了,朝室外走去找排气管。
谁知,铁门晃动,外面仿佛有庞然大物试图闯进来。大卫拔腿就跑,正好遇见仓库门外的几人。
大卫惊魂未定,告诉他们里面发生的事情。这几个人显然不相信大卫说得事情,但为了安慰他,四名店员加上大卫重返仓库一探究竟。
其中有一名年轻小伙尤为主动,一听排气管道堵了,立马主动说自己去看看。大卫试图阻拦,再一次向他们重申迷雾的不寻常还有刚才门外的响声。除了超市经理奥利还算相信大卫,其余三人对大卫表示了蔑视和嘲笑,年轻小伙更是没把大卫的话放心里。
卷帘门渐渐打开。浓雾一片,安静极了。三人嘻嘻哈哈开始嘲笑大卫,而就在此时,一只黏糊糊的触手缠上了小伙。
刚才和小伙一起嘲笑大卫的两人完全被吓傻,整个人呆若木鸡。大卫和奥利努力营救小伙。可惜在留下怪物的一只手后,小伙仍然被拖了出去。
卷帘门缓缓关闭,他们暂时安全了。
两个吓傻的维修工回神了,各种对不起我应该相信你但没相信,大卫举起拳头就往前冲。他在替那个年轻小伙不值。
奥利劝阻了他们。两个维修工先出去了。而奥利和大卫一合计,也不能瞒着超市里的人,不说出真相的话,一定还会有人出去送命的。
但是问题就是,这么离谱的事情,就算说了大家也不一定会信。
奥利和大卫走出仓库,来到超市。
超市已然变了天色。众人在绝境下开始抱团。有人听起了传教者的洗脑,有人听起了所谓的权威。大卫抬眼一扫,那所谓的权威正侃侃而谈发表看法,这人正是自己的邻居诺顿。于是大卫和刚才的仓库小分队商量说,不如把事情告诉诺顿,诺顿是十里八乡还算有名的律师。他说得话可比我们有分量多了。
说干就干,大卫这般如此如此这般,诺顿听完一笑说哥们耍我呢?我不信!咱俩本来就有怨,一定是耍我玩!
他们间的争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围观。另一个超市经理布朗走了过来,也不相信。
大卫和奥利所幸当着所有人将刚才的所见所闻托盘而出。
布朗也不相信。于是大卫带上了他重返仓库,那蠕动的触手,斑驳的血迹证明了一切。走出仓库,人民的眼睛盯着布朗,期待布朗不要说出什么坏消息。
而布朗也只能无奈说道,我们有大麻烦了。
事态越发混乱。分裂和抱团更加严重。
人民忙活着武装超市,而三股势力开始交锋。诺顿自诩理智,他不相信这一切,尽管证据就在仓库,而他没有勇气去仓库亲眼目睹。
卡莫迪太太是著名的神神叨叨,正式开始传教。
说到最后还说什么解决一切的方法就是血祭。一位名为阿曼达的女士看不下去了,上去给了这个老神婆一巴掌。骚动终于逐渐平息。
而比利却突然跑向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方向。原来三名军人躲在角落里,表情阴郁。比利想要回家找妈妈,问三名军人为什么军队不来拯救他们,三名军人面面相觑,最终大卫赶到,跳过了这个尴尬的话题。
大卫带着比利遇上了自己人。他们寻思着要找点武器防身。这时阿曼达从包里掏出一把小巧的手枪,和十二发未上膛的子弹。
一直未出声的奥利此刻出现,把玩手枪,告诉他们,他是94年定点射击的州冠军。
这时吵闹声传来。原来诺顿坐不住了,相信他的人原来原少不说,他自己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所以准备和他的拥趸出去求救。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诺顿和其同伙正要出去,一个头巾哥说他也要出去。原来他并非任何一个团体,他仅仅是看诺顿太紧张会出意外,而且想证明上帝并非卡莫迪夫人口中的那般血腥才出去的。
众人给头巾哥绑了个300英尺的绳子,头巾哥跟着诺顿他们走了出去。超市以大卫为首的众人小心地放着绳子。
绳子缓缓地放出去,正当大家松了口气时,大卫手中的绳子猛然向前滑去,剧烈的摩擦力带来的疼痛感已经不算什么,他们正在和雾中的怪物进行一场事关人命的角力。不断拉扯下,对面松了口。大卫收绳,一截带着血的绳子进了屋,而后头巾哥的下半身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卫收绳,一截带着血的绳子进了屋,而后头巾哥的下半身出现在众人面前。
屋里的人都吓坏了,卡莫迪夫人趁此神神叨叨地开始传教。在场有人已经开始信了这邪教。
夜晚即将降临,维修工们正在组装电灯。大卫说,很好,待有什么东西闯进来的时候,咱们就把灯开开。
紧急情况下,吊桥效应总是容易发生,年轻军官爱上了超市的收银员,两人耳鬓厮磨,暂且不提。
此时,黑夜终于降临。超市里有点点星火,人们躲在临时围成的堡垒后,看着外面未知的浓雾。
突然,一声突兀的撞击声吸引了众人。一只变异或者说并不属于地球的昆虫撞上了超市的玻璃。人们举着灯张望着外面,看到越来越多的昆虫趴在了玻璃门上。突然只听奥利一声叫骂,窗户随之震动。一只蝠翼怪物迅猛地将玻璃撞出裂痕。
玻璃内外已然乱做一团。窗户外是蝠翼怪物猎杀昆虫,追寻食物。而窗户内的人们混乱一片,有的开灯有的关灯,不住闪烁的灯光使这间屋子更加具有吸引力。
终于,蝠翼怪物撞碎了玻璃,昆虫进屋逃窜。
大卫拿起沾过汽油的拖把准备点燃,打火机越急越打不着,间隔期间,刚刚和军官眉来眼去的收银员不幸被咬身亡。
而另一名同伴的拖把确实点燃了,但同时也把他自己给点了,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但还好众人齐心协力,奥利开枪,大卫舞棒,阿曼达辅助,倒是打得有来有回。
此时,一只昆虫落在了卡莫多夫人身上,这个神婆霎时定住,嘴里开始祷告。没成想,也许是虫子觉得她没有攻击力,反而飞走了。
卡莫多夫人得以幸存,估计把此事当成了神迹。向她的信徒吹嘘。
此时,骚动得以平息。大卫被人叫到房间,原来刚才烧伤的小伙因为没有药,现疼得想求死。看到同伴这么难受,而邪教日益壮大,玻璃被毁坏,有人不断自杀。
大卫心里涌起了一个想法。
他号召那些还相信他的人。告诉他们,首先他将会去隔壁的药房去那点药给烧伤小伙,这出去的一趟其实也是在趟雷找路。因为大卫不想再留在超市了。他想开着他的车离开超市。因为邪教教徒变得越来越多,血祭之说盛行,难保明天自己就被当成祭品。而且,玻璃也被撞得七零八碎,这个地方已经不再安全。
众人被他说服,决定先去药店。
越是混乱,神婆的战斗力就越发强大。大卫平心静气的解释并没有换回理解。反而遭到神婆和其信徒的污蔑,说这群人出去后会将怪物引回来。她越说越起劲,此时一名年迈的老师把罐头砸在神婆身上,总算打断了她的胡搅蛮缠。
最终,奥利、大卫、开头流鼻血的老爷子丹、年迈老师、烧伤者的弟弟、普通店员,维修工杰姆,以及年轻军官八人走出门外,沿着墙壁小心地走进了药店。
药店漆黑,杂乱。八人的灯光闪烁,并没有任何人出来迎接他们,一片死寂。
八人小心翼翼前进。他们摸索着药品,微弱的亮光下,隐约看到到处都是厚厚的蛛丝。突然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八人的动作加快。
这时,他们若有所思抬头一看,才发觉自己已经进了盘丝洞。天花板上垂下密密麻麻的蛛丝还有人类的尸体。猛然间一只手搭在了维修工的肩膀上,身后被蛛丝紧紧裹住的宪兵大口喘气,请求8人救救他,还说都是他们的错,他们错了。
大卫和同伴赶紧拉宪兵,蛛丝富有黏性,随着大卫不断拉动,宪兵的身体不断地颤抖着。宪兵的腹部面部开始肿胀,皮肉蠕动,仿佛里面有什么在不停乱动。
最后一只蜘蛛爆开,原来宪兵的身体早已成了蜘蛛的产房。
8人回头想跑,蜘蛛大军已然袭来,奥利开枪应对,一路披荆斩棘,最终逃出。可惜,折损了两名伙伴,烧伤者的弟弟和一名普通店员永远地留在了那里。而那名烧伤的同伴也没有救回来。
这次行动的失败使邪教的气焰越发嚣张。随处一看,竟然十有八九都听从于神婆了!那名参与药店行动的维修工杰姆受了刺激,也投向了神婆的怀抱。
还逃离吗?看着面前狂热的教徒们,大卫一小撮人决定还是逃离。不过,药房里宪兵说得话引起了大卫的警觉,他觉得这浓雾和军方一定有关。于是他们找到了那名年轻军官,这名年轻军官声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奇怪的是,军官的另两名朋友都不见了。于是大卫一行人去了还未搜寻的仓库。
在那里发现了剩余两名军官的尸体。
原来年轻军官从药方逃回超市后,向两名军人朋友说了宪兵的话。这两名朋友当时便说要自杀。没想到真的死了。
聪明的大卫突然提起了一个镇子上居民都听过,但都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的名词:箭头计划。说,这一切是否就是箭头计划造成的?
潜伏在黑暗中偷听的杰姆一把抓住年轻军官,拉出仓库。告诉教众,就是这伙人造成的灾难!
年轻军官最终说出了真相。原来军方在进行箭头计划。该计划就是科学家们在地球上开出一个通向异次元的窗户,试图和外星文明沟通。没想到这个窗户变成了门,异次元生物涌向地球,变成了这样。
围观人群目露凶光,在神婆的煽风点火下,这名年轻而并没有怎么参与箭头计划的军官最终成了发泄口,成为了血祭的祭品。他被捅得半死,被人类扔出门外。怪物的爪牙从浓雾中伸出,带走了他,唯有玻璃上的血手印代表着他曾经存在。
夜晚,比利不安急了。他祈求父亲再也不要再分开,并让大卫答应他,无论如何,不要让怪物带走他。大卫答应了他。
凌晨时分,大卫被人摇醒。原来该走了。
没想到,卡莫多神婆拿走了他们的食物还阻止他们逃跑。
她的信徒都成了她的爪牙,纷纷围住大卫一行人。
最终卡莫多神婆指向比利,说他是今天的祭品。暴动开始了,大卫一行人紧紧地护着比利,双拳难敌四手,正当大卫他们苦战时,两声枪响解救了他们。
原来奥利射杀了卡莫多。这下,世界安静了。群龙无首的教徒们攻击性减弱,大卫一行人迅速跑向停车场。
奥利第一个到达,把四面车门打开,当他高兴地望着同伴以为他们会踏上希望之路时,身后的触手掳走了他,空中掉落的枪成为了他的遗物。
不止是触手,蜘蛛大军也悄然袭来,最终出来的八人,只有四人带着年幼的比利坐上了车。其余人要么死去,要么逃回超市。大卫捡到手枪,迅速离开。
他们先去了大卫的家。大卫妻子的双眼紧闭,她已经被蛛丝缠绕而死。茫然大雾笼罩了一切,连带着他们的思绪也被笼罩。
四人和比利只能怀着不确定的心情向着南方开。他们没有目标,没有线索,暂时支撑他们往下走的不过是一句潦草模糊的,先把车里的油耗完再说。
道路上安静极了,坏掉的汽车,蛛丝缠绕的人们,到处都是绝望和死亡。
突然,地动山摇,大卫停车。渺小的人类看着眼前的巨物。
六只脚如通天的柱子一样撑起小山似的躯体,那东西难以言明的脸庞上覆满了密密麻麻的触角。每走一步,地面便震动一次。
那东西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众人呆滞震惊的神情足以说明,人类是那么的渺小,他们没有信心能够战胜这些东西。
车内氛围沉重,大卫继续往前开。车终于没油了。
不可否认,他们真的努力了。一路上,五人的信心已然湮灭。大卫拿出手枪,还剩四颗子弹。
噙着泪的阿曼达,说我们有五个人。大卫边装子弹边回答,说我会解决的。
窗外窸窸窣窣,听起来是怪物的嘶吼声。不久后,车内响起四声枪响。
浓雾下,天地间,绝望的大卫嘶吼着,没错,他杀了剩下的阿曼达,老教师,丹还有他自己的宝贝儿子。
血压高的朋友,这个时候就可以撤了。友情提示,前方高能!
大卫绝望大吼,前方车轮驶来,坦克,军人,渐进视野,接着是幸存的平民。
浓雾消散,阳光袭来,烈日灼心…….
这就是某瓣评分8.0的恐怖电影《迷雾》。你们觉得它这个8分,来的值吗?OK,剧情到此为止,接下来咱们来看解析~
开头。
首先,电影开头揭示了男主艺术家或者说海报设计师的身份。
仔细一瞧,大卫正在画的海报是斯蒂芬金的代表作,黑暗塔系列中枪手罗兰的形象。罗兰的形象接近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表哥的影视形象)。而其他海报则包括约翰·卡彭特 ( John Carpenter ) 的怪形。怪形旁边是《潘神的迷宫》
以及斯蒂芬金的另一部作品《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海报。
旁边的墙上挂的则是小丑回魂,还有亚特兰蒂斯之心中的穿黄色外套的下等人。
这段完全是原创情节。目的在于导演很喜欢这些海报的真正作者德鲁·斯特鲁赞(Drew Struzan),简而言之,公费追星。
除此以外,我们会发现,这些海报也许是巧合,也许不是。都不是什么情节特别欢快合家欢的电影,再加上昏暗的灯光,沉闷的雷声,倾盆的暴雨,整个画面基调是非常压抑沉默的。
这其实就给整个电影定了个主基调,那就是阴郁沉默的。而有如此黑暗的开头,最后电影的那个黑暗结尾也是情理之中,种子早早埋下罢了。
我之所以刚才用黑暗形容这个电影开头,那是因为小说开头正好相反的。小说以第一人称,描写大卫和妻儿游泳消暑,不停地和妻子亲亲抱抱举高高,和儿子开玩笑。文笔轻松,基调愉悦。我当时一看就觉得,嗯,这应该是个轻松愉悦的故事。果不其然,原著以存有希望的开放式结局结尾:车没油了,大家在旅馆休息。大卫脑子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目的地,他轻轻地在比利耳边说出了这个和希望(Hope)读起来很像的目的地(Hartford),他们准备加满油后,去这个地方看看。总之,还是充满希望的。
整体来看,电影开头结尾比较黑暗,而小说则完全相反。
当然两个结局谁更胜一筹,每个人观点都不一样。不过原作者史蒂芬金爱死电影的结局了,看完首映后,嘱咐所有人不要剧透。
还有一个大的原创剧情就是年轻军官被血祭,对于这个改动,斯蒂芬金也很喜欢,并称,我应该在写小说的时候想到这个情节的。
反正这部电影原作者很满意。
2、诺顿的人物形象
有的时候文字会比演技更加直观。所以诺顿此人,一个小说里很懦弱,斤斤计较,好色,有着鸵鸟心态的人,在电影屏幕上,突然就被有些人解读,是理性派的代表。这是理性派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就算不谈小说,只看电影,他也不是理性派的代表。
诺顿,一名律师,但心性狭隘,他知法懂法,然后和大卫打官司打输了,却不相信法律,坚持说我输了是因为我是个外地人,对此耿耿于怀。同时,他又看不起本地人,比如着急之下,他脱口而出的乡巴佬。
乡民们都觉得他很权威很理智,但他内心却觉得这群乡民是乡巴佬。这种对比不止于此。导演做了一点点改动,原著中在描写外貌时并没有特别强调诺顿的肤色,但电影中改成了黑人。一个黑人混进了主角团,其实也很醒目割裂。已经暗示了,他的立场是割裂的,和主角是水火不容的。
除此以外,在大卫告诉他仓库怪物的时候,他不相信。下意识的反应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诺顿的下意识是什么,他不仅不相信,还反咬大卫,说大卫在戏耍他,在整蛊他。刚刚他对搭便车这一举动说了谢谢,现在立马就说要撤回。
格局很小啊朋友,就算不相信,那怎么还扯到私人恩怨呢。对比之下,大卫就没有想到这茬,说要找个权威人士,大卫直接就去找诺顿了。
而且,他真的仅仅只是不相信吗?我个人感觉是他其实已经相信了,只不过鸵鸟心态发作,不敢承认而已。众人去仓库看证据的时候,他可没跟上来。
所以,诺顿可不是什么理智派。
原著中对此人的行径描写更多,比如那个第一个走出超市的母亲,问了一圈人有没有可以护送她的,诺顿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在那用他律师的派头说些之乎者也的劝她,很虚伪反正。还比如诺顿和他的小团体在小说中是有名字的,我觉得说出来之后,你们再也不会觉得他是理性派了。小团体的名字叫地平会,全称:地平说协会。
就,很无语。自己品作者对他的态度吧。
3、出彩的女性。
本电影中,奥利、男主还有几个老年人的战斗力绝对是顶尖的。而除了他们,我们还发现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性角色,阿曼达。
阿曼达的角色、事迹改动较大。
电影中她出场很多,可以说是女主了。一开始就和男主有了对视,后来搭话,再后来打怪,一起逃跑。大卫和她的关系,介于惺惺相惜和暧昧之间。
小说里,很扁平化。小说里阿曼达长得漂亮,身材极好,没这么多戏份,更不打怪,一句话总结就是花瓶中的花瓶。唯一让人深刻的点就是漂亮,还有一个狗血的情节。斯蒂芬金让男主和她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睡了一觉。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可以说,电影的改编还挺不错的。
4、细节
谈起细节还是很多的。
这是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根据斯蒂芬·金的作品改编的第三部电影。另外两部是《肖申克的救赎》(1994 年)和《绿里奇迹》(1999 年)。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绿里奇迹,等会会提到,可以记一下。
在药房中,大卫答应给儿子带漫画。他拿了一期《地狱男爵》。这本漫画倒是和本电影中的克苏鲁元素遥遥呼应。
吉列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 给导演达拉邦特和特效公司牵线介绍。
超市旁边的药房名为“Kings Pharmacy”,很可能是指作家斯蒂芬金。巧合的是,斯蒂芬·金本人也曾在他的小说《稀释剂》 (1996) 改编的电影中客串饰演一名药剂师。
半条命游戏的灵感来自《迷雾》。在游戏中,选择的主要武器是撬棍。当一行人进入药房时,其中一人正使用撬棍作为武器。而且在游戏中,剧情是军事基地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实验,并无意打开了外太空的大门。这和电影里是一样的。
导演最初并不打算加入那个六足巨兽的画面,几位特效技术人员说服了他。没想到,这一幕成了如今最广为流传的一段。
怪物的造型。
蜘蛛没什么可讲的。也没很变异。
然后玻璃窗上的昆虫和蝠翼怪物,这点我觉得是遵循原著来设计的。原著的原话是:“这东西看来像是中世纪荷兰画家博斯画中的地狱怪物,”更具体的描述如下:
它大约两呎长,有环节,颜色是略带粉红的肉色,犹如烧伤后新长出的肤色。球状的眼睛接在两根短茎上,同时看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它用肥胖的吸盘黏附在玻璃窗上。在他的另外一面,有块肉突了出来,如非性器便是刺针。在它背上长了硕大的翅膀,看似奇大无比。——《迷雾》
而六足巨兽设计者是大佬伯尼·赖特森( Bernie Wrightson),漫画界的大佬。时间关系,感兴趣的可以去自己搜搜。
5、绝望和希望。
刚才提了一下绿里奇迹,这部电影无疑是希望,天使在人间的代表。反观迷雾,那绝对就是绝望之作。
其实导演自己也承认,自己拍摄的目的本来就想把这俩片当成对照组拍。
所以,电影故意增添删补了一些情节,来加深这些绝望感。
首先,是母亲救孩子询问众人谁能护送我的情节,电影无人应答,但是小说里没有这么绝望。有个男人想要站出去,被他妻子拉住了。还是能体会到好意的。
其次,电影原创了讨论人性到底是恶还是善的情节。主题明晃晃摆在脸前。
然后,那个第一个走出去的母亲,她的情节本来设计为,男主一行人去找车的时候会发现她的尸体。改成了她活了下去,并和她的孩子们站在车上遥遥向男主。刚死了孩子的男主心情就不用多说了。
其实还可以更加绝望,导演还想让超市的那伙人也站在车子上,表明超市里的人被救了。但是超市里的人戏份杀青都走了,导演才打消了这个想法。杀人诛心正是导演本意。
最后结局改成这个样就不用多说了。看完之后觉得震撼悲伤,正遂了导演的意图。
6、宗教和克苏鲁
电影中增添了许多克苏鲁情节。比如六足巨怪,人类看见那一瞬间的绝望等,还是比较克的。
但是小说,其实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克苏鲁元素,如果你非要觉得所有触手都是克苏鲁的话那么也有点克。更多的,还是宗教元素。具体呢,时间原因就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原著,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
那么到这里咱们这期就结束了~你就说这电影致不致郁吧!好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咱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