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包括)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聚焦12个领域,《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是怎么起草的?,

19次阅读
没有评论

8月13日,第16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起草情况介绍专题)举行。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建山介绍了草案的起草情况。

他介绍,草案涉及的市直党政机关多达27个,涵盖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草案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聚焦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办理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等12个领域,研究提出48项改革制度。

“草案共7章89条,分别是总则、市场活力、政务便利、开放创新、执法公正、法治保障和附则。”张建山介绍,特别是“开放创新”一章,在立法体例上为广州独创,与其他省市法规相比更具有地方特色,体现了广州对标国际、赶超一流的发展需求,以及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的奋斗精神,在立法先行先试、数字经济发展、产业供应链保障、信用产品推广等方面,提出全国首创的“广州方案”。

在深化审批改革,探索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路径方面,草案提出,要合并办理行政许可,探索“一业一证”审批模式改革,可以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建立容缺登记制度,实行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制,以及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推广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建立健全企业迁移综合服务协调机制;在经济功能区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

在加强帮企扶企,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方面,建立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市场主体建立合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收费和政府履约;建立中小微企业分类扶持制度,加大对创业创新类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引导、持股孵化等服务,加强对知识产权和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实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压缩证明事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完善普惠制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政策兑现集成服务模式,鼓励公共服务全程免费代办,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全面推行综合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主体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建立免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制度,力争“无事不扰”。

在推动科技赋能方面,广州拟建设全市统一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明确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与纸质材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次,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推广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行政检查、司法保护等领域的运用,提高服务管理效能;此外,还提出建设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强化监测预测能力,建立产业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张建山介绍,目前草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立法计划安排,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于近期审议《草案》。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宾红霞 黄舒旻

【作者】 宾红霞;黄舒旻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正文结束
 
669313929@qq.com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669313929@qq.com 2022-12-26发表,共计1344字。
转载说明: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来源!
评论(没有评论)
载入中...